清朝男子发型有何变化?
秃头的不一定是唐僧,还有可能是贵族,你知道历史上第一位戴假发的贵族是谁吗?古代男子和女子一样都蓄发,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,而在孩童时期,男女的发型一般相差无几,留着角状的发型,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,男性作为当时权力的主体,这发型变化与政治礼仪就愈来愈密切。据史料记载,最早留长发的男性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商朝,在当时的社会中,长发被视为一种尊贵和权力的象征,只有特定阶层的人才能留长,男子留有较长的头发并用绳索等工具束成发髻,此时长发的发型还没有特定的政治象征意义。
另外,汉朝时期的战士士兵也以盘发的形式出现,且较为普遍,到了南北朝后期,男子留发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。随着东汉末年三分之势,魏晋南北朝时期,男子留长发称为披发,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,代表着文化修养和高雅品味。南北朝时期的书生文化对于男子披发有极大的推崇,认为留长发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学识与人格魅力。
1、清朝的男士发型最早是什么样的,为何后来有了变化?清朝的男士发型最早都是明朝时期的发型,长发披肩。后来由于清朝统治者要求必须改发型,留大辫子,否则格杀勿论。早期的发型是金钱鼠尾辫,把头发几乎全部剃光,只留一个小辫子要求能够穿过铜钱。后来又出现了阴阳头,与金钱鼠尾辫一起作为清朝人的常用发型。清朝男子发型是一半光头一半长发,后来皇帝都有变化,没有受到先皇恩赐的,心里没有顾忌,则怎么舒服怎么来。
正是基于这种固有的观念,使得我们认为整个清朝男子的发型是一样的,没有多大变化。然而,果真如此吗?前段时间最火的两部清宫戏非《延禧攻略》和《如懿传》莫属。在《延禧攻略》中,由聂远饰演乾隆一角,其发际线是从天灵盖中线向后再退一英寸到两英寸,总的来说留头发的地方远远少于剃光的部分,看起来非常突兀,不是那么的协调。然而在《如懿传》中,由霍建华饰演的乾隆,其发际线则是从天灵盖中分,划至耳际,留头发的地方和不留头发的地方各占二分之一,是名副其实的阴阳头。
2、明代发型楼上说的《香国纪》算是一部比较少的系统介绍古代闺房文化的读本。但是有些介绍不太分明,层次感不是很好。从所收集的资料看,明代妇女的发式,虽不及唐宋时期丰富多样,但也具有其本时代的一些特色。明初基本承袭了宋元的发式,待嘉靖以后妇女的发式起了明显的变化,“桃心髻”是当时较时兴的发式,妇女的发髻梳理成扁圆形,再在髻顶饰以花朵。
髻顶亦装饰珠玉宝翠等。“桃花髻”的变形发式,花样繁多,诸如“桃尖顶髻”、“鹅胆心髻”及仿汉代的“堕马髻”等,双螺髻:明代双螺髻,其状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螺髻。时称“把子”,是江南女子偏爱的一种简便大方的发式,尤其是丫环梳理此髻者较多,其髻式丰富、多变,且流行于民间女子,假髻:又称鬏髻,为明代宫中侍女、妇人所仲爱。当时有“宫女多高髻,民间喜低髻”之说。
除非注明,文章均由 文源网络 整理发布,欢迎转载。